日韓經貿關系回暖了,然后呢?
2023-03-24 20:25:57    騰訊網

文/李曉喻

一度“冰涼”的日韓經貿關系,最近似乎開始明顯回暖。

貿易爭端“鳴金收兵”?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繼韓國上月公布“第三方代賠”方案,即由韓國企業(yè)捐款支付遭日本強征的韓國勞工受害者賠償金后,日本政府23日宣布,解除三種半導體相關原材料對韓出口管制強化措施。

韓國方面則表示,已撤回之前就此事向世貿組織(WTO)提出的申訴,并著手將日本重新列入出口“白名單”。韓國產業(yè)部稱,此舉旨在將韓日兩國貿易恢復到2019年7月以前的狀態(tài)。

2018年,韓國大法院曾裁定強征勞工受害者有權向相關日本企業(yè)提出索賠。日本因此在2019年7月開始限制對韓出口三種關鍵半導體材料,后又將韓國移出貿易程序簡化的“白名單”。作為回擊,韓國于同年9月向WTO提出申訴,并將日本移出貿易“白名單”,兩國貿易爭端愈演愈烈。

有分析認為,隨著韓國在關鍵問題上讓步,這場持續(xù)多年的貿易爭端或將就此了結。

除了緩和貿易爭端,上周韓日還在日本東京舉行商務圓桌會議,大批商界人士出席。

據(jù)外媒報道,韓國全國經濟人聯(lián)合會稱,在韓方公布二戰(zhàn)強征勞工索賠案解決方案后,陷入僵局的韓日關系出現(xiàn)回暖氣息,在“兩國經濟合作必要性提升的此時此刻”,主要企業(yè)家們共聚一堂,討論經濟合作與應對全球經濟問題的方案,“意義重大”。

此外,韓日財界還商定創(chuàng)建未來合作基金。雙方表示,將通過該基金進一步深化和擴大兩國經濟合作,包括研究新國際秩序下的韓日未來構想和合作方案等。

日韓經貿合作能走多遠?

從貿易爭端一度“劍拔弩張”,到重新坐下來探討經濟合作,日韓經貿關系轉圜之迅速備受關注。

現(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原所長陳鳳英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時稱,日韓經貿關系回暖,與美國當前極力推動陣營對抗直接相關。這種“和解”是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大國博弈和地緣沖突日趨激烈的一個生動注腳,本身也是全球秩序大調整中的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對韓國總統(tǒng)尹錫悅一系列示好日方的舉措,韓國公眾似乎并不買賬。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多次提出強烈反對,將韓日會談批評為“屈辱外交”,并表示將考慮推進國會層面的國政調查。

韓國國內民眾也頻頻舉行集會表示抗議。參與者要求尹錫悅政府撤銷“第三方代賠”方案,并要求日本政府就“戰(zhàn)爭罪行”進行正式道歉和法律賠償。

在陳鳳英看來,盡管韓國國內對尹錫悅政府一系列舉措多有不滿,但恐怕不會對日韓經貿合作上升到更高水平產生實質性影響。一方面,在大國關系格局日益發(fā)生重大變化背景下,一些國家政府正逐漸成為“強政府”,社會力量對政府的制約和影響實際上在減弱。

另一方面,日韓均為《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xié)定》(RCEP)成員國,RCEP框架本身即可給兩國貿易投資合作帶來顯著紅利。

不過,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張勇直言,缺乏民意基礎的日韓“和解”大廈根基是脆弱的。許多問題看似解決,但往往是“按下葫蘆又起瓢”。

他認為,日韓在處理“強征勞工”與“慰安婦”問題時的歷程充分表明,未能尋求根本性解決的情況下的所謂“協(xié)議”,將隨著新形勢不斷產生新矛盾,仍可能成為影響兩國關系發(fā)展的巨大障礙。

來自:國是直通車

編輯:陳昊星

責編:魏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