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飛機也能連上5G高速上網,這一度是很多航空乘客的夢想,隨著我國航空互聯(lián)網的高速發(fā)展,這一夢想距離實現(xiàn)又近了一步。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加快建設網絡強國的決策部署,推動我國航空互聯(lián)網高質量發(fā)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質。近期,工業(yè)和信息化部依申請批復中國移動使用其4.9GHz部分5G頻率資源,在國內有關省份開展5G地空通信(5G-ATG)技術試驗。
(相關資料圖)
公開信息顯示,ATG(Air to Ground)譯稱空對地網絡,是一種利用陸地移動通信技術,來與高速移動的飛機間實現(xiàn)通信的網絡。5G-ATG,則是5G在航空互聯(lián)網領域的新應用和新業(yè)態(tài),基于5G公眾移動通信技術,通過沿飛機航線設置符合相應國際規(guī)則和國內規(guī)定的特殊基站及波束賦形天線,在地面與飛機機艙間建立地空通信鏈路,使乘客在機艙內通過無線局域網接入方式訪問互聯(lián)網。
工信部無線電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批準中國移動開展5G-ATG試驗,將進一步提升5G網絡覆蓋的空間維度,拓展5G的行業(yè)應用場景,更好滿足航空旅客日益增長的空中訪問互聯(lián)網需求。
網速媲美400M寬帶
《中國經營報》記者從中國移動方面了解到,此次中國移動的5G-ATG方案可為每架飛機提供約420Mbps峰值下行速率,66Mbps峰值上行速率,最大覆蓋半徑300千米,不到1000座基站即可實現(xiàn)全國航線覆蓋。
“這個網速,約相當于400MB~500MB的家用寬帶。”有運營商人士告訴記者,通過ATG實現(xiàn)空中上網并不是新技術,3G、4G時代就有了,只不過網速不夠快,考慮到布設成本,其性價比并不高,因此采用的航司并不多,而此次中國移動5G-ATG的理論網速,則達到了較為理想的商用網速標準。
據記者了解,ATG由飛機直接與地面鋪設的基站進行通信,因此一般通過安裝在飛機腹部的天線收發(fā)信號。這種方式對于地面基站的部署連續(xù)性較高,且由于飛行過程中需要跨越不同的地域地形,因此信號的穩(wěn)定性參差不齊,使得ATG系統(tǒng)直到近年來通信技術實現(xiàn)突破后才逐漸被航空公司所采用。
而在此前,空中上網的主流技術為衛(wèi)星通信。公開信息顯示,2013年7月,國航北京直飛成都航線推出了我國民航史上首架能在飛行途中實現(xiàn)上網的航班,該航班通過飛機上安裝的內部無線網絡和衛(wèi)星進行通信,再通過衛(wèi)星和部署在地面上的基站進行通信,其后通過基站與國內主要網絡運營商進行連接,最終實現(xiàn)網絡連通。
運營商人士向記者透露,相比ATG,衛(wèi)星通信的好處在于大氣空間基本不存在障礙物,因此不受地域限制,且頻率更高,速度更快,使得基于衛(wèi)星的聯(lián)網方式成為許多國際航班早期的首選。但其缺點則是機載設備價格較高、改裝周期長,帶寬能力弱、體驗較差、流量費高。
而中國移動此次5G-ATG的試驗如果成功,其顯然會讓空中上網的主導技術格局發(fā)生變化。中國移動手機俱樂部官方發(fā)布的文章指出,未來國內的飛機有望通過地空通信用上5G,空中訪問互聯(lián)網也將更加高速、穩(wěn)定、低時延、普及。
據悉,中國移動此次試驗將率先聯(lián)合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開展國產大飛機試飛數據寬帶傳輸驗證,實現(xiàn)試飛機型海量數據快速卸載、實時飛機健康管理等應用,有效提升試飛數據分析效率,其試點則將率先在山西和陜西兩地展開。
運營商競賽布局
雖然成為了此次5G-ATG試驗的主角,但涉足布局國內5G- ATG賽道的玩家,并非只有中國移動,也包括其在5G領域的最大對手——中國電信。
中國電信方面向記者表示,自2014年開始,中國電信便作為首家獲得工信部和民航局批復的基礎電信運營商,與多家國內航司合作,率先推出了全球覆蓋的航空互聯(lián)網服務。
“運營商是投入5G-ATG的主力?!盋114通信網主編周桂軍告訴記者,由于ATG需要地面基站配合,同時航空市場的聯(lián)網需求巨大,面對這塊“大蛋糕”,手握國內最大5G基站與網絡資源的運營商肯定不會輕易放過。
記者從運營商處了解到,5G-ATG網絡除能為在飛航班提供空中上網服務外,也能覆蓋機場、空管、航空公司、監(jiān)管等運行場景,實現(xiàn)視頻直播、訂票改簽、行李跟蹤、實時QAR、客艙視頻以及地面指揮協(xié)同等應用,因此,這對運營商而言無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據悉,早在2020年年底,中國電信已開通了北京至成都、北京至上海、北京至廣州三條ATG試驗航線。2021年9月,中國電信率先宣布,計劃在當年第三季度完成5G-ATG網絡建設,實現(xiàn)全國航線的網絡覆蓋,機載設備同步完成適航。屆時,單架飛機將實現(xiàn)帶寬峰值高達1Gbps的網速服務,使乘客在萬米高空享受高速帶寬的上網體驗。
而據中國電信副總經理唐珂透露,截至2022年年初,使用中國電信航空互聯(lián)網服務的國內航空公司飛機總量突破200架,累計服務旅客超過1100萬人次,為60家進入中國領空的境外航空公司的近2500架飛機供通信落地服務。
“整體比較來看,中國電信在5G-ATG領域的技術積累及布局廣度深度上,還是比中國移動更領先一些?!币晃贿\營商人士向記者表示,以中國電信為例,其在此前部署的5G-ATG網絡投入了100MHz頻譜資源,融合航空移動頻率10MHz,采用混合組網方式,結合天翼云資源為中國民航定制5G-ATG空地云專網,擁有大帶寬、低時延、高穩(wěn)定的優(yōu)勢。
而產業(yè)鏈的準備充分,更為中國電信搶占與中國移動的競爭優(yōu)勢提供了助力。作為中國電信5G-ATG的合作伙伴之一,中興通訊方面向記者表示,目前正在就5G ATG商用在國產ARJ21飛機上進行適航取證,預計今年能夠取得證書。同時,該公司正在與空客公司就國內現(xiàn)役飛機的改裝進行商務合作的探討。
挑戰(zhàn)與機遇并存
雖然技術已基本成熟,但對5G-ATG而言,更大的落地挑戰(zhàn)來自成本與收費。據記者此前從航空業(yè)了解到,一條普通航線的基站數量在十幾個到幾十個之間,而單個地空通信基站的配置費用在幾十萬元到上百萬元之間不等。
同時,中國下一代互聯(lián)網研究院專家莫廣衛(wèi)測算,一架飛機空中上網業(yè)務的改造成本約為300萬美元。這也使得航空公司更可能會從用戶收費中獲得高昂成本的沖抵。
對于市場關心的收費模式與定價標準,記者也向運營商方面進行了了解。對方表示,目前仍在研究探討收費模式和制定具體收費標準等,尚不清楚最終將采用何種方案。盡管如此,隨著運營商技術驗證的開啟,原本就具備政策與市場前景的5G-ATG商用市場,無疑具備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在政策方面,記者注意到,早在2018年,民航局便發(fā)文明確表示,到2022年基本實現(xiàn)干線客運空中接入互聯(lián)網服務全覆蓋。到了2021年,民航局又發(fā)布了《中國民航新一代航空寬帶通信技術路線圖》,明確了以5G為代表的新一代航空寬帶通信系統(tǒng)的建設應用,是構建智慧民航系統(tǒng)的重要基礎和技術支撐。
中國民航局空管行業(yè)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張瑞慶此前指出,目前飛機上無線網絡速率相對較慢,主要是受到通信技術體制限制。為解決此問題,民航局將通過三大舉措提升機上網速。除了將傳統(tǒng)衛(wèi)星通信技術升級為高通量衛(wèi)星通信技術,同時優(yōu)化現(xiàn)有網絡結構,增強網絡覆蓋外,明確將結合5G新基建,將ATG通信系統(tǒng)由4G升級為5G通信技術。
而在市場方面,民航局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年底,我國共有運輸航空公司66家,民航全行業(yè)運輸飛機期末在冊架數4165架。作為對比,截至2021年年底,我國具備客艙無線網絡服務能力的航空公司只有23家,航空器共計842架,其中僅213架航空器具備地空通信能力。在此利好下,空中5G上網的新一輪增長期已然到來。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網)
關鍵詞: